你的位置: 11人足球网 词条百科 词条百科新闻 奥地利对苏格兰,奥地利对苏格兰历史比分

奥地利对苏格兰,奥地利对苏格兰历史比分

来源:11人足球网2022-08-02 13:03:07

世界杯附加赛赛程

附加赛赛程:6月1日乌克兰vs苏格兰 胜者6月5日打威尔士。

目前2022年世界杯32支参赛球队中,已经有13支球队确定了参赛资格。除东道主卡塔尔外,其余球队均来自欧洲和南美洲,欧洲区出线的10支球队有:德国、丹麦、法国、西班牙、英格兰、克罗地亚、比利时、荷兰、塞尔维亚和瑞士。南美区出线的2支球队有:巴西和阿根廷。

目前,亚洲区的12强赛尚未结束,余下四轮将在明年春季举行。两个小组的前两名将直接获得卡塔尔世界杯的门票,而两个小组的第三名之间的胜者,将会按照前面所介绍的规则,与其他大洲争夺一个出线名额。

而欧洲区第一阶段的预选赛已经全部结束,上述十支球队-一他们作为各自小组的头名,提前获得了世界杯的参赛资格。第二阶段的附加赛共有12支球队,他们会被分成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4支国家队,经过半决赛和决赛(均为一场定胜,负),每个小组的冠军将会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也就是说,这12支球队将会产生三个晋级名额。

欧洲区第二阶段的完整赛程(均为北京时间)。

A组: 2022年3月25日,3:45,威尔士vs奥地利;苏格兰vs乌克兰。

决赛: 2022年3月30日,2:45,威尔士/奥地利vs苏格兰/乌克兰。

B组: 2022年3月25日,1:00,俄罗斯vs波兰; 3:45,瑞典vs捷克。

决赛:2022年3月30日,2:45,俄罗斯/波兰vs瑞典/捷克。

C组:2022年3月25日,3:45,葡萄牙vs土耳其;意大利vs北马其顿。

决赛: 2022年3月30日,2:45,葡萄牙/土耳其vs意大利/北马其顿。

奥地利对苏格兰世预赛比赛地点在哪里?

恩斯特·哈佩尔球场(德语:Ernst Happel Stadion)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于1931年落成,可容纳53,008名观众,是目前该国最大的足球场。球场原名普拉特球场(Praterstadion),1992年改为现名,以纪念于当年逝世的奥地利伟大球员及教练恩斯特·哈佩尔。

历史上世界杯揭幕战的对阵表和比分结果!!2010 1996 1994 1990

历史上的世界杯揭幕战:

1、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揭幕战,7月13日,法国:墨西哥,比分4:1 ;

2、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揭幕战,5月27日,瑞典:阿根廷 ,比分3:2;

3、1938年法国 世界杯揭幕战,6月4日 ,德国:瑞士,比分1:1;

4、1950年6。24 巴西世界杯揭幕战,巴西:墨西哥,比分4:0;

5、1954年6。16 瑞士世界杯揭幕战,奥地利:苏格兰,比分1:0 ;

6、1958年6。8 瑞典世界杯揭幕战,阿根廷:西德,比分1:3 ;

7、1962年5。30 智利世界杯揭幕战,阿根廷:保加利亚,比分1:0 ;

8、1966年7。11 英国 世界杯揭幕战,乌拉圭:英国,比分0:0;

9、1970年5月31日,墨西哥世界杯揭幕战,墨西哥:苏联,比分0:0;

10、1974年6月13日,西德世界杯揭幕战,巴西:南斯拉夫,比分0:0 ;

11、1978年6月1日,阿根廷世界杯揭幕战,西德:波兰,比分0:0 ;

12 、1982年6月13日,西班牙世界杯揭幕战,阿根廷:比利时,比分0:1;

13、1986年5月31日,墨西哥世界杯揭幕战,意大利:保加利亚,比分1:1;

14、1990年6月8日,意大利世界杯揭幕战,阿根廷:喀麦隆,比分0:1;

15、1994年 6月17日,美国世界杯揭幕战,德国:玻利维亚,比分1:0 ;

16、1998年6月10日,法国世界杯揭幕战,巴西:苏格兰,比分2:1 ;

17、2002年5月31日,韩日世界杯揭幕战,法国:塞内加尔,比分0:1 ;

18、2006德国世界杯揭幕战,德国 1:0 哥斯达黎加;

19、2010世界杯揭幕战,南非 1:1 墨西哥;

20、2014世界杯揭幕战,巴西3:1克罗地亚;

扩展资料

2018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俄罗斯队VS沙特阿拉伯队。

2018年6月14日23:00分,随着裁判员一声哨响,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比赛正式开始了。俄罗斯队和沙特阿拉伯队,双方队员展开了激烈的争抢和精彩的对决。12分钟,俄罗斯队中场球员加辛斯用一粒漂亮的头球,打进了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第一粒进球。

上半场进行的23分钟,俄罗斯中场核心9号扎戈耶夫因伤退场,替补他出场的切里舍夫扩大比分,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首位揭幕战进球的替补球员。第43分钟,俄罗斯队切里舍夫左脚劲射入网,俄罗斯2-0。

下半场,俄罗斯队延续上半场战法,在中前场压迫逼抢。沙特队由于中场失控,不断被抢断,打的比较被动。俄罗斯队在71分钟,久巴头球破门,91分钟,切里舍夫射门球进,94分钟,戈洛文任意球破门,锦上添花。

在现场近8万名观众的助威声中,东道主俄罗斯队在2018年世界杯揭幕战上5:0狂胜沙特阿拉伯队,取得开门红。替补登场的切里舍夫独中两元,暂居射手榜首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4年巴西世界杯揭幕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足联世界杯

奥地利有哪些厉害的足球运动员?

明星门将

1.沃尔特·泽曼

Walter Zeman

泽曼镇守大门的奥地利队在1954年世界杯上踢出了第三名好成绩。

2.鲁道夫·希顿

Rudolf Hiden

1909年3月19日出生的奥地利联赛历史最佳门将.

3.亚历山大·曼宁格

Alexander Manninger

国籍:奥地利

出生城市: 萨尔茨堡

出生日期: 1977年6月4日

身高: 188cm

体重: 84kg

场上位置: 守门员

场上编号: 1

所属团队: 锡耶纳

曾效力团队:格拉茨AK 阿森纳 西班牙人 都灵

佛罗伦萨 博洛尼亚 布雷西亚 萨尔斯堡

曼宁格曾在奥地利的斯特伊沃瓦茨队、萨尔茨堡卡西诺队以及格拉茨AK队效力过。1997年6月3日正式加盟阿森纳队,1997年10月14日在英格兰可口可乐杯第三轮4:1胜伯明翰的比赛中,首次代表阿森纳队出场。在加盟阿森纳队前曾参加了28场奥地利甲级联赛,1998年随阿森纳队获得英格兰超级联赛冠军及足总杯冠军。

2001-02赛季被租借到意甲佛罗伦萨,并且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但是随着佛罗伦萨的倒台,曼宁格只好另寻出路,这次加盟的是西甲的西班牙人队。但是很快又被都灵租借。之后他效力于家乡球队萨尔斯堡,加盟时间为2005年7月1号.目前又回到了意大利,效力于锡耶纳俱乐部.

明星后卫

1.杰哈德·哈纳皮

Gerhard Hanappi

(奥地利1929-)

出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哈纳皮缺乏艺术家的浪漫天性,可他却具备了科学家般缜密的思维,因此球迷们把他称作“哈纳皮工程师”。

在足球场上,哈纳皮像工程师一样善于筹划,他总是其所在球队的核心人物。哈纳皮的技术和战术意识出类拔萃,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中卫,也是一名难以逾越的左边卫或右边卫,甚至还是一名攻城拔寨的中锋。1953年,他入选世界明星联队,在温布利大球场挑战英格兰全明星队。他还是1954年世界杯的最佳防守队员。

明星中场

1.安德雷斯·赫尔佐格

Andreas Herzog

国籍: 奥地利

出生日期: 1968年9月10日

身高: 183cm

体重: 80kg

场上位置: 中场

场上编号: 18

曾效力团队: 拜仁慕尼黑 云达不莱梅 阿德米拉 奥地利维也纳 维也纳快速 洛杉矶银河

此前曾在奥地利维也纳阿德米拉-瓦克队、FC维也纳队、维也纳快速队、云达不莱梅队以及拜仁慕尼黑队效力过,1996年7月1日重返云达不莱梅队效力。至今已经代表奥地利国家队出场79次进球18个,是该队中场的核心球员。曾代表奥地利维也纳快速队两获联赛和超级杯赛冠军,一次奥地利足协杯赛冠军。曾在1994、1999年代表云达不莱梅队获得德国足协杯赛冠军,1992年代表云达不莱梅获得欧洲优胜者杯赛冠军,1993年获得德甲联赛冠军,1993和1994年获得德国超级杯赛冠军,1996年代表拜仁慕尼黑队获得欧洲联盟杯赛冠军。

2.赫伯特·普罗哈斯卡

Herbert Prohaska

1955年的8月8日,赫伯特·普罗哈斯卡出身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作为中场,在1980/81、1981/82赛季为国际米兰出场56场联赛、攻入8球;12场欧洲赛事、攻入2球;13场意大利杯、攻入1球。是1981/82赛季意大利杯成员。

后来去了罗马,在罗马拿到一届意甲冠军。

普罗哈斯卡作为奥地利队长参加了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并参加了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两次比赛普罗哈斯卡共参加了11场,都帮助奥地利两次走到8强。

奥地利邮政为奥地利足协成立百年发行的邮票,其中少不了普罗哈斯卡

3.马库斯·绍普

Markus Schopp

国籍: 奥地利

出生日期: 1974.02.22

身高: 188cm

体重: 82kg

场上位置: 中场

场上编号: 18

所属团队: 萨尔茨堡

马库斯·绍普1974年2月22日出生,身高1米88。成名于奥地利的格拉茨AK队,2001年9月12日加盟布雷西亚队,2004-05赛季布雷西亚队降级后,绍普返回奥地利加盟萨尔茨堡队。

4.马库斯·维森博格

Markus Weissenberger

马库斯·维森博格,奥地利国脚,已代表国家队出场过20场国际比赛。他1975年3月8日出生,身材矮小,在来到德国之前他曾在奥地利的FC哈德、SV斯皮塔尔以及LASK林茨队效力过。他加盟的首支德甲球队是比勒菲尔德队,因表现出色2001年7月1日被慕尼黑1860队引进。2004年离开慕尼黑1860队转会加盟法兰克福队效力。

5.马特西亚斯·辛德勒

Matthias Sindler

(1903-1939)

国籍:奥地利

奥地利历史上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马特西亚斯·辛德勒1903年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个砌砖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丧生。他的童年极其艰苦,父亲死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因为没有别的娱乐,只要一有空闲他就踢球,小小年纪就练了盘带过人的绝技,能在乱军丛中轻松地取敌方上将首级。

辛德勒的全部足球生涯几乎都献给了奥地利的足球俱乐部。他1923年签约一个业余球队,该队后来更名为FK奥地利队。1926年他第一次代表国家队迎战捷克斯洛伐克队,比赛中他打入一球,并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运球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辛德勒并不是一个进球机器型的球员,他有时能在一场比赛中进几个球,但有的时候他却一心为球队,全心全意地为队友作球。他通过自己的盘带吸引对方的后卫,然后突然将球传给跑位有利的队友,助其攻门得分。他从不在场上表现自我,不管哪个队友处于有利位置他都会无私地将球传过去。有时候对方的后卫实在不愿防守他,因为他脚下的活儿太细,没法抢断,再加上他特别狡猾,根本没法预先判断他的下一个动作是传球还是突破攻门。

在1934年的世界杯赛上,辛德勒和队友们在最后的决赛中败在了意大利的脚下,没能夺冠,爆出了大冷门。在此之前的3年中,奥地利国家队在胡戈·迈斯尔和吉米·霍根的指导下,于1931年创建于音乐之城维也纳,成立当年就以5∶0大胜苏格兰队,一鸣惊人。在接下来的26场国际比赛中只输过两场,可谓所向无敌,在欧洲足坛上一枝独秀。当时拉美赛场上乌拉圭傲视群雄,而在欧洲足球赛场上辛德勒领衔的奥地利队东征西战,几乎战无不胜。

1934年的世界杯是奥地利国家队的转折点。打入半决赛后,他们没能继续前进,而是意外地以0∶1败给意大利队。赛前意大利队认真分析了奥地利队的情况,他们认为辛德勒是奥地利队的核心,是盘活全队的根本,只有集中精力防守辛德勒,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结果意大利人成功了,辛德勒率领的奥地利队以一球之差被挡在决赛之外。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奥地利队士气低落,没有进取欲望,最终没能进入前三名。辉煌一时的奥地利队开始走下坡路。

辛德勒参加的最后一次正式国际比赛是1937年奥地利与瑞士的比赛,他攻入了一球,是他代表国家队出场43次中进的第27个球。从此他再也没出现在国际赛场上。

1938年,希特勒的NAZI强行与奥地利"合并",辛德勒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再也没有开心过。更可气的是,为了庆祝1938年的德奥"重新合并",希特勒的追随者组织了在"德意志奥地利"和第三帝国之间的一场足球比赛。

4月3日这场zz气息很浓的足球比赛如期开赛,但出乎组织者的预料,到场观看的6万名球迷把这场比赛变成了一个反普鲁士反日耳曼的表演。辛德勒被指定参加比赛,并奉命不许让德国人输掉。拥有迷人绝技的辛德勒上场后,在观众的助威声中上演了自己的盘球艺术。最后奥地利队以3∶0完胜德意志队,令在场的观众群情激昂。在战场上奥地利不敌德意志,在足球场上奥地利不怵德意志。

1938年,辛德勒走过了自己足球事业的顶峰时期,他没参加国家队出战世界杯。一方面是他个人的技术在退步,另一方面他的犹太人身份是公开的秘密,他的反NAZI倾向人所共知,谁也不想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再添新的麻烦。

辛德勒是一个热血男儿。当奥地利足协的犹太主席被革职而把位置让给一个"雅利安"血统的合适人选时,辛德勒公开地表示反对,惹怒了当局。

辛德勒对合并后的新秩序无法容忍。1939年1月,辛德勒在自己的公寓里打开了煤气,和他40岁的天主教情妇静静地离开了人间。辛德勒在传奇的短暂一生中与这个比他大几岁的女人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并一起走向了冥冥世界。关于他的死,还有许多说法。有的说他是自杀的,有的说是他杀,还有的人说他已经逃离奥地利。但不管怎么说,他已经从足坛消失了,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同一时期失踪的奥地利犹太人不计其数。

奥地利人深爱着这位足球天才,在他的葬礼当天,自愿参加的人不计其数.

6.恩斯特·奥克维尔克

Ernst Ocwirk

(奥地利1926-1980)

50年代初期,奥地利国家队是世界足坛上举足轻重的一支强队。奥克维尔克是这支球队的攻击型中卫,后来又改任左边卫。不管场上位置如何变换,奥克维尔克的场上风格一如既往:以横扫千军之势长途奔袭。贝肯鲍尔承认自己创造的攻击型清道夫打法在许多方面师承了奥克维尔克的衣钵。

奥克维尔克最初在奥地利人俱乐部效力,从1945年起他代表奥地利国家队出场,先后参加了1948年奥运会和1954年世界杯。1956年,奥克维尔克转会至意大利桑普多利亚队,终于踢上了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位置———前锋。退役后,奥克维尔克先后出任了他所效过力的两支球队的主教练。

明星前锋

1.安东·波尔斯特

Anton Polster

出生地

奥地利维也纳

生日

10.03.1964

波尔斯特Anton Polster 代表奥地利参加了90、98两届世界杯的主力射手。

2.特奥多·瓦格纳

Theodor Wagner

54年世界杯进3球上演帽子戏法,

3.弗朗兹·宾德尔

Franz Binder

进球数:1006球

这位出生于1911年12月1日的高产射手具有奥地利和德国双重国籍,为国家队效力15年打入116球。有资料称弗兰兹·宾德尔在奥地利和德国的756场比赛中踢进了1006个球,称得上是进球效率最高的千球纪录保持者。

4.约瑟夫·比坎

Josef Bican

昵称:佩皮-Pepi

国籍:奥地利、前捷克斯洛伐克、

出生日期:1913年9月25日

出生地点: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逝世日期:2001年12月12日

位置:前锋

约瑟夫·比坎(Josef Bican),绰号佩皮(Pepi),他是奥地利和捷克历史上最伟大的足球选手,他曾5次当选欧洲最佳射手,获得欧洲金靴奖。

比坎1913年9月25日出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的母亲卢德米拉(Ludmila)是一位出生在维也纳的捷克人,他的父亲弗兰蒂塞克(Frantisek)出生在南波西米亚布拉特纳(Blatna)附近的塞德利斯(Sedlice,现属于捷克)。比坎的父亲曾是位足球运动员,当时在奥地利维也纳赫塔队(Hertha Vienna)效力,他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重返赛场,但后因在一场比赛中肾脏受伤,未能及时手术,而夺取了他的生命,当时他的父亲年仅30岁。

父亲逝世后,他的母亲只能靠在餐馆里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他们的生活,由于家境贫寒,自幼喜欢足球的他跟本无钱购买球鞋,因此只能赤脚与伙伴们在街头巷尾踢球,不过这却造就了他高超的控球能力。

比坎当时就读于让-阿莫斯·科门斯基学校(Jan Amos Komensky school),这是一所在维也纳创办的捷克人学校。12岁时比坎进入其父亲曾效力的维也纳赫塔俱乐部少年队进行训练。在18岁时,他被维也纳快速队发现,当时这家大俱乐部付给他的薪水是150先令,当他20岁时,薪水已涨到600先令。

其中几次,他的母亲柳德米拉前来观看他的比赛。看到她的儿子一接到球后就被别人侵犯,她非常的激动以至于冲进场地用她的雨伞把他的对手击倒在地。作为伟大的球员,比坎的技术非常全面,并且能左右开功,另外他还拥有惊人的速度100米10.8秒。这样的速度在当时完全可以许多短跑选手相媲美。

在1933年11月29日,20岁零64天的他,在2比2战平苏格兰队的比赛中,首次在国际比赛中出场亮相,次年随奥地利国家队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杯赛,作为主力他出场4次,攻入1球,并帮助奥地利队获得世界杯第4名。

1937年比坎离开维纳亚加盟布拉格斯拉维亚队,在布拉格斯拉维亚队效力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与此同时,比坎申请成为捷克公民,然而在当他成为捷克公民后,他却发现这似乎是个错误,他无法代表前捷克斯洛伐克队参加1938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赛。比坎曾先后代表奥地利、捷克以及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3支国家队参赛,在共参加过34场国际比赛,进球29个。1949年9月4日,在前捷克斯洛伐克3比1击败保加利亚队的比赛成为了比坎国际比赛的告别演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他的职业足球生涯里他曾经12次当选过联赛最佳射手。然而,他的成功,引来其他球队的妒忌,给他取了许多侮辱性的绰号,其中包括“奥地利人的私生子”。

战后,他引起了一些欧洲大俱乐部的注意,其中尤文图斯队曾提出慷慨的条件邀其加入,不过当他得知意大利共产党人可能接管意大利政权之后,他选择留在布拉格。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48年共产党在捷克执掌政权,正如当年在他奥地利拒绝加入NAZI一样,比坎同样拒绝加入共产党。但为了改善、缓和同共产党的关系,他加盟泽勒扎恩维维特克维斯队(Vitkovice Zelezarna)。

在1951年,比坎离开泽勒扎恩维维特克维斯队加盟克拉洛维赫拉德茨队(Hradec Kralove),但在1953年5月1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还是强迫他离开该座城市,因此他离开了克拉洛维赫拉德茨队,重新回到布拉格斯拉维亚队。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布拉格迪纳莫队,1955年42岁的他在布拉格斯拉维亚队退役,他也是当时联赛中年龄最大的球员。

1968年春天比坎得知他将被允许到国外俱乐部执教。他对来自比利时的洛格伦队印象深刻,并且他们也愿意聘请他为教练。

在当时贝利刚完成他的第1000个进球而很多记者也都想找到另一个曾经达到这个目标的选手,前德国的队员提到了比坎,他告诉记者这个家伙大概进了5000个球。当记者问比坎,他为什么不提及自己的进球数目超越了贝利,他只是简单的回答“如果我说我的进球数目是贝利的5倍谁会相信我呢?!”虽然说5000个进似乎并不真实,通常的做法只是统计联赛中的进球,而比坎的联赛进球数目也达到了643个。

约瑟夫·比坎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因心脏病在医院度过的,他曾希望回家过圣诞节,然而在离圣诞节还有不到两个星期时,他在医院病逝,享年88岁。

5.汉斯·克兰克尔

Hans Krankl

前奥地利国家队中锋克兰克尔在球员生涯中曾效力于SK维也纳快速、巴塞罗那、FC维也纳和维也纳人SC队。他曾代表奥地利队参赛69场,进球34个,曾四次成为奥地利联赛最佳射手,一次成为西班牙联赛最佳射手。

1978年是他球员生涯的巅峰期,他为快速队打入41个球,成为欧洲最佳射手,并在同年的阿根廷世界杯赛上有出色表现。在加盟巴塞罗那队后,帮助球队夺取了1979年欧洲优胜者杯的冠军。

但由于在西班牙踢球期间的一次车祸,因伤势严重而状态下降的他返回了奥地利。退役后,他执教过SK维也纳快速、VfB莫德林(两次)、FC蒂罗尔、SV盖拉斯多夫、SV萨尔茨堡、SC福图纳科隆和奥地利国家队。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战争过程

1740年12月,查理六世皇帝的教子,当初曾签署《国事诏书》并庄严承诺将保护他的表妹的普鲁士新国王腓特烈二世,派遣特使向玛丽娅·特蕾西娅说明,要是她肯承认腓特烈对西里西亚部分领土主权的话,他愿意保护她,由于他料到这项提议会被拒绝,因此,他就派遣部分兵力,三万人前进。这支军队在12月23日,腓特烈的特使抵达维也纳的前两天,就越过边界进入西里西亚。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1740—1742年)就此展开,这也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第一阶段。腓特烈大帝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说:年轻时渴望荣誉,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促使他发动了这场战争。普鲁士军队似乎未遇到一点抵抗就通过了整个西里西亚。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受到某种程度迫害的那半数人口——新教徒——以欢迎拯救者的心情来欢迎腓特烈;他向天主教徒发誓,并给他们完全的信教自由。1741年1月3日他和平的占领了布列斯劳,他保证:“不会有一家房屋遭到掠夺,不会有任何一个居民遭到伤害,普鲁士将严守军纪,这一次领土变更将以最斯文的形式完成。”玛丽娅·特蕾西娅命令菲利普·冯·奈佩尔格元帅在摩拉维亚召集一支军队开入西里西亚。4月10日那天,这支军队在布列斯劳东南20英里的莫尔维茨和腓特烈驻扎在西里西亚的主力互相遭遇。奈佩尔格手下骑兵8600,步兵1.14万,大炮18门;腓特烈骑兵4000,步兵1.6万,大炮60门。这些相异之地点决定了这次战役的局面和纷争。由于普军骑兵元帅舒兰堡伯爵在从帕姆佩特村出发时错误估算了距离,导致普军右翼弗雷德里希大王指挥的骑兵部队的阵型错乱,前出一大部分,因此奥地利龙骑兵压倒了普鲁士骑兵,使之抱头鼠窜。什未林元帅劝腓特烈赶快逃命,以免被抓住后又得支付一大笔赎金。但在在骑兵和国王逃走之后,什未林元帅临时代替了在前线指挥的利奥波德亲王的指挥权,指挥普鲁士步兵抵挡了对方的骑兵和步兵的攻击,奥军的骑兵指挥官罗梅尔将军和戈尔迪将军相继阵亡;而普鲁士炮兵更忙着拿铁通条来装炮弹,猛烈的炮火打散了奥军的进攻队形,结果奥军奈佩尔格元帅只好下令退军。莫尔维茨会战结束后,腓特烈被请回战场之时,看到战事已胜,即高兴又惭愧。他认为他做了错事,不仅是表现怯懦,战术也有缺点。他在西里西亚未能巩固战果之前,3万兵士散落各地(但实际上不是他的错,分散各地扎营是什未林元帅过于轻敌);只有他步兵的勇气与平时的训练才赢得此番战事。他在《回忆录》上说:他深深的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在以后设法纠正。以后他就不再没有勇气,也很少不顾及战略战术。军队战败的消息传来之时,玛丽娅·特蕾西娅正是生过小孩坐月子的时候。由于兵力及财力日渐微弱,她唯一的希望似乎只寄托国外的援助。她向好多当初签署《国事诏书》,发誓支持她的强国求助。英国反应谨慎,当时英国正在和西班牙帝国进行詹金斯的耳朵战争,虽然英国需要一个强大的奥地利来牵制法国,不过乔治二世却担心,要是他向他的外甥腓特烈宣战,他那汉诺威公国恐怕难挡普鲁士的八万精兵。国会通过拨款30万英镑给玛丽娅·特蕾西娅,然而英国特使却又希望她把下西里西亚送给腓特烈作为和平的代价。腓特烈愿意接受,女王却干脆的拒绝了。波兰、萨伏依、以及荷兰共和国虽然答应协助,但是由于派兵极为缓慢,结果这些援兵的作用几近于零。每次联盟总带来相反的后果。法国眼见自己的两个世仇——英国和哈布斯堡结盟,就急急忙忙和巴伐利亚、普鲁士以及波旁西班牙联合。法国也有自己的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德·贝尔岛公爵,这个人曾经提议过政治劫掠的宝贵意见。法国在过去曾答应支持《国事诏书》,如今却打算利用这个局势来占便宜。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阿尔布雷希特通过其妻子的关系(他妻子是查理六世兄长约瑟夫一世的女儿)要求继承帝国的主张到得支持,法国答应供应金钱与军队以联合攻打奥地利。要是计划实现,玛丽娅·特蕾西娅的领地将仅限于下奥地利、匈牙利以及奥属尼德兰。卡尔·阿尔布雷希特将统治巴伐利亚、上奥地利、蒂罗尔以及波西米亚;西班牙将获得米兰公国。法国国务大臣弗勒里主教反对这个计划,德·布罗伊则立促其成功,并前往腓特烈处劝其一道参加这个计划。法国和巴伐利亚于1741年5月18日签订同盟条约。腓特烈此时还不愿参加,他无法坐视法国如此做大。他仍希望能与玛丽娅·特蕾西娅达成协议;不过当她只愿意给他微不足道的让步时,他就于6月5日在布雷斯劳和法国、巴伐利亚和西班牙同盟的条约上签字,要是哈布斯堡家族领地被瓜分的话,他也想得到战利品。每个签约国都保证不与他国单独签订和约。法国保证腓特烈拥有布雷斯劳以及下西里西亚。还答应促使瑞典和俄国开战,答应派一支法国军队,以阻止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武力介入。如今玛丽娅·特蕾西娅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她决心求助于尚武的匈牙利诸侯,这些匈牙利人在她祖先的统治下吃够了苦头,利奥波德一世剥夺了他们原有的政体和传统的权利,他们应该没有理由喜欢或者援救他的孙女。不过当她穿着匈牙利民族盛装在9月11日出现在普雷斯堡国会大厅他们面前时,他们被她的美貌和泪水所打动。她以拉丁文向他们发表演说,承认自己遭到了友邦的遗弃,同时宣布,事到如今,她的荣誉和王座都仰仗这些匈牙利骑士的勇气和侠义。因为需要一个强大的奥地利作为对付土耳其人的后盾,这些聪明的贵族激昂的高呼:“让我们为女王而死。”这是如今已被视为传说的柔美故事。不过他们要价很凶,让她在政治上做了许多让步;9月21日那天,当她的丈夫弗兰茨·斯蒂芬来到,并且让保姆把6个月大的龙子约瑟夫高举到他们面前时,他们的反应极为英勇,有许多人高呼:“我们发誓牺牲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捍卫女王的权利”他们投票决定,全体总动员,召集所有的人从军,几经拖延之后,匈牙利武装力量开始西行。要是卡尔·阿尔布雷希特不停顿的向维也纳进军的话,要挽救时局可能就为时过晚了。不过,就在这个时候(9月19日),萨克森也参加了与哈布斯堡为敌的联盟,卡尔·阿尔布雷希特深怕奥古斯特三世(约瑟夫一世的另一个女婿)会占领波西米亚,弗勒里主教也劝卡尔抢在萨克森人面前占领布拉格。腓特烈则唆使卡尔继续向维也纳进军。卡尔因受法国资助,就听法国的话。腓特烈深恐法国统治了巴伐利亚和波西米亚之后会成为普鲁士太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在10月9日和奥地利签订了秘密合约。为了急于解救波西米亚,玛丽娅·特蕾西娅女王暂时把西里西亚割让给了腓特烈。三支军队在布拉格会师;其中有卡尔的巴伐利亚军队,法国的的德·布罗伊军团,此外就是2万萨克森人。由于留守部队极为脆弱,因此波西米亚首府在11月25日的第一次攻击中即告陷落。这次胜利对卡尔来说是不幸的开端,他只顾及波西米亚的战事,而在他的老家只留下了很少的军队。因为他做梦都想不到奥地利军队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会有反攻的可能性。玛丽娅·特蕾西娅从意大利召回了一万军队,匈牙利军团也即将抵达维也纳,她将这两只军队都交给了路德维希·安德烈亚斯·克芬许勒伯爵率领,这位伯爵曾在伟大的欧根亲王手下学习过兵法。由于统帅得力,这支军队神速的突入巴伐利亚,一路兵不血刃,直到1742年2月12日攻克了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而正是同一天,卡尔·阿尔布雷希特在莱茵河上游的名城法兰克福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查理七世。这个时候,深恐奥地利势力过大的腓特烈再次突然卷入战争,他的理由是当初的停战协议时秘密的,而玛丽娅·特蕾西娅却把这份停战协议通知给了法国。他再次重申他与法国之间的盟约,计划率军穿越摩拉维亚进入下奥地利,联合萨克森与法国和巴伐利亚联军围攻维也纳。不过,这次他是在极为仇视他的敌占区行军,而匈牙利轻骑兵又不断切断他和西里西亚的联系。腓特烈掉头进入波西米亚,5月17日在该地查图西茨附近,他的后卫遭到了洛林亲王查理·亚历山大所率领的奥地利野战部队的袭击。这位亲王身为女王的妹婿,年方30,虽然是他们家族中最聪明和最勇敢的一个,但他在战术方面仍然无法与腓特烈一较长短。他们两人各率2.8万士兵展开厮杀,洛林的查理有抢先展开袭击的优势,腓特烈冷静的要步兵依靠村落坚守阵地且战且退,他逐渐收拢先锋部队形成一个拳头,突然出现在奥军毫无防备的侧翼,瞬间决定了战局。查图西茨会战的结果使玛丽娅·特蕾西娅相信一件事,她无法同时应对四面八方而来的敌军。这次,他听从英国国务大臣约翰·卡特雷的劝告,和腓特烈签订了明确的和约,根据7月28日的柏林条约,她几乎把整个西里西亚割让给了腓特烈,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于是结束。腓特烈的领土一下子扩大了1/3,从11.9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5.4万平方公里,人口从224万增加到370万。于是克芬许勒元帅所率领的军队和查理·亚历山大所率领的军队开向波西米亚,因为腓特烈的背叛,萨克森军队也开始撤出战场,法国驻波西米亚的军队陷入了被合围的危险,为了解救驻布拉格的德·布罗伊的军团,原本是准备侵入汉诺威的法国驻尼德兰的军队,这时奉命东进以解救驻中欧的驻军,英国议会立即来了精神,又拨出五十万英镑来资助玛丽娅·特蕾西娅女王,同时还派遣1.6万人的部队到奥属尼德兰;而荷兰共和国也捐出84万弗罗林金币,女王把这笔钱变成军力,这些部队堵死了法军马耶布瓦元帅进军的道路,威胁他的后方交通线,迫使他退回了出发阵地。而德·贝尔岛公爵(贝尔岛公爵二世)的军团则趁次机会,抛弃了一切辎重,从包围网的间隙中逃了出来。玛丽娅·特蕾西娅对她的部队的战果很不满意,但还是乐意前往布拉格,在1743年5月12日加冕为波西米亚女王。如今她到处都获得胜利。就在同一个月,荷兰共和国决定支援她2万大军,一个月后她的英国友人在哥廷根战役击溃了她的法国敌人。英国皇家海军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使她得以向意大利派兵,2月8日,奥地利军在布劳恩伯爵的统率下,在意大利的与莫特马尔统率的西班牙军队决战,结果双方均损失惨重。9月13日萨伏依国王查理·伊曼纽尔三世从奥地利接受了伦巴第一小块领土和英国的20万英镑,作为他提供4.5万军队反法的条件,双方联合围攻土伦军港,遭到贝尔岛元帅的顽强抵抗。女王在胜利时的强硬态度一如她在逆境中的英勇程度一般,1744年夏,奥军攻入阿尔萨斯,逼近斯特拉斯堡,并同时进逼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王国。如今她不只梦想重现,收复西里西亚,还想把巴伐利亚,阿尔萨斯和洛林重新并入奥地利君主国。腓特烈有一阵子也歌舞生平一番。他在柏林新盖了一座歌剧院,还写诗,吹笛子。他还邀请伏尔泰来访,但伏尔泰答称自己仍然忠于沙特莱夫人。不过,就在这个时刻,法国内阁惊觉自己正在遭受英国、奥地利、荷兰以及萨伏依的围攻。这才忆及腓特烈的天才和他的勇武之士将是法国的最佳助力。要是他也能背叛自己和奥地利所签订的和约的话,那他当初违背和法国的盟约一事也将被原谅。同时威胁他,凭着女王复兴了的奥地利,不仅西里西亚,甚至普鲁士本土都可能遭受危险。使者就是对政治跃跃欲试的伏尔泰。从8月以后伏尔泰在腓特烈的宫廷呆了一个半月,除了一再的赞美外什么也没得到。可是,到了1744年,奥地利在各条战线上的胜利使他终于为自己的安全和所夺占的领土担心。8月15日,他发动了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他原定首先征服波西米亚,由于萨克森位于柏林和布拉格之间,所以他就把军队开进了德累斯顿,因而激怒了当时兼任波兰国王,住在华沙的奥古斯特三世。到了9月2日,腓特烈的八万大军已经开到布拉格城门,半个月后守军出降,他留下5000军队驻守波西米亚首府,然后向南进军,再度威胁维也纳。玛丽娅·特蕾西娅前往普雷斯堡,要求匈牙利议会再次派兵支援她,议会给了她4.4万军队,很快又追加了3万名。洛林的查理奉命带领主力军团放弃对阿尔萨斯的攻击,会师切断腓特烈的后路,腓特烈估计法军会追击奥地利军队,但他们却按兵不动。他试着迫使洛林亲王和他会战,但查理·亚历山大却避开了他,前往支援切断普鲁士军队和西里西亚的交通线。腓特烈发现历史在重演,他的军队被孤立在热忱的天主教徒和身怀敌视的人民之间,匈牙利军队正在前来与洛林亲王会师,不久更糟的消息传来,萨克森以公然站在奥地利一边参战。腓特烈深恐被人切断和自己首都的补给来源路线,于是向北撤军,一面臭骂背信弃义的法国人,一面命令放弃布拉格,他已经有1.2万军队被零星干掉了,12月13日他返回柏林时,一半军队已经不复存在,这次不再像昔日那样自豪,因为他终于知道无信用者终究会被人抛弃的道理。局势的大潮强烈地冲击着他。1745年1月8日,英国,荷兰共和国,以及波兰-萨克森在华沙和奥地利君主国签订同盟条约,要求签约国恢复1739年的边界,以此方式否认了腓特烈占领西里西亚的合法性。奥古斯特三世出租他的3万军队,每名士兵卖价5英镑。1月20日短命的查理七世皇帝去世,时年48岁。他对自己称帝和夺占波西米亚王位而导致整个巴伐利亚遭到毁灭表示哀伤。他的遗嘱要求他的儿子放弃这些权利而与奥地利君主讲和,这位新任选侯不顾法国的抗议,遵守这项忠告。4月22日他撤回了自己称帝的主张,并同意支持女王的丈夫弗兰茨·斯蒂芬大公爵为帝,奥地利的军队于是撤离巴伐利亚。至此,玛丽娅·特蕾西娅女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收复西里西亚。由于法国在赫尔曼·莫里斯·萨克斯元帅(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的异母兄弟)指挥下于5月11日在丰特努瓦战役大败英荷联军,使她感到困扰,但是在当月,她还是把军队主力调到西里西亚,并令其寻机作战。但在6月3夜,6万普鲁士军队发动奇袭,在凌晨突袭了10万奥地利和萨克森联军,把他们赶出了营房,新近重组的普鲁士骑兵对赢得了霍亨弗里德堡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关键的贡献。奥地利军缓缓后退,普军追击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效果,就停止了深入。这时英国再度以外交方式求和,1745年夏法国支持小王位觊觎者登陆苏格兰,迫使英国将坎伯兰公爵统帅的最精锐的部队撤离弗兰德斯,萨克斯元帅为法国攻城陷阵,甚至连英国设在奥斯坦德城的主要基地也被攻占,乔治二世深恐连战连胜的法军会攻抵他心爱的汉诺威。曾经以求和的罪名抛弃罗伯特·沃波尔的英国议会也厌倦了这种耗费金钱和生命的无聊战争,英国要求玛丽娅·特蕾西娅女王与腓特烈议和,以便奥地利和英国的力量能够集中起来,全力对付那个战绩与其战甲一样高的将领——萨克斯伯爵——统帅的,如虎添翼的军队。女王拒绝,英国以撤销一切援助,结束所有补助金来作为要挟,她还是拒绝。于是英国邀请腓特烈前往汉诺威城参加会议,8月26日英国和腓特烈的代表在会场单独签约,英国确认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主权,腓特烈答应推举弗兰茨·斯蒂芬为皇帝。10月4日,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他的妻子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女王、波西米亚女王玛丽娅·特蕾西娅则成为皇后。伏尔泰酸溜溜地表示:“神圣罗马帝国即不神圣,又不在罗马,更不是帝国。”玛丽娅·特蕾西娅女王还是不肯干休,她命令她的军队继续作战,9月30日,洛林亲王杀了个回马枪,但在索尔战役为腓特烈新创的斜行序列所击败,洛林亲王靠着副将道恩元帅的坚强反击才撤离战场,这个名叫利奥波德·约瑟夫·道恩的男子将成为下一场战争中腓特烈最难对付得敌手。11月24日,凯撒斯多夫会战爆发,坐镇普鲁士本土的利奥波德一世元帅(德绍老头)击退了一支远程奔袭的奥地利-萨克森联军。12月15日,德绍老头攻入萨克森,震撼了德累斯顿驻军,并会合随后赶到的腓特烈的主力进入城区,腓特烈禁止抢劫,并保全奥古斯特三世的儿子,使之逃亡布拉格。他答应自萨克森撤军,条件是萨克森选侯和英国一样承认他占有西里西亚。并放弃对玛丽娅·特蕾西娅的支持,奥古斯特同意了,在被英国和萨克森背弃之后,玛丽娅·特蕾西娅女王终于同意谈和,12月25日签订《德累斯顿和约》重申西里西亚归普鲁士所有 。

昨晚欧洲杯预算赛的比分是什么

俄罗斯输球了,英格兰又有希望了,而且很光明 主队 比分 客队 奥地利 0-1 英格兰 法国 2-2 摩洛哥 苏格兰 1-2 意大利 以色列 2-1 俄罗斯 德国 4-0 塞浦路斯 马其顿 2-0 克罗地亚 荷兰 1-0 卢森堡

最新新闻更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