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11人足球网 词条百科 词条百科新闻 超级中场,超级中场大师

超级中场,超级中场大师

来源:11人足球网2022-08-07 02:06:04

伯恩德·舒斯特尔的简介

生于德国奥格斯堡,著名足球运动员和教练,传奇般的担任过巴塞罗那队和皇家马德里队这两大宿敌的双料核心队长。舒斯特尔是以“足球浪子”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足坛的。他有着出色的足球天赋,良好的足球技术与意识,可是他个性倔犟,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独来独往,这既使得他失去了许多扬名国际赛场的好机会,职业生涯中舒斯特尔共代表西德国家队出场21次,打进了4粒进球,是西德队夺得1980年欧锦赛冠军的主力球员。然而由于他不断地与国家队的其他队友发生冲突,这使得他在1984年就结束了自己的国脚生涯。也使得1984年后西德国家队始终无法出现他的身影,也使西德队实力锐减,他的历史是一部反叛的历史。

定义舒斯特尔

舒斯特尔到底什么样的球员?——世界足坛迄今为止最“独一无二”的“中枢神经”。

在整个世界足坛,人们无一例外地认为舒斯特尔是一位标准的组织进攻型中场,也就是今天人们说的前腰,主要例证就是1980年欧洲杯上他表现出那杰出的组织才华,尤其是半决赛3:2击败荷兰、决赛2:1击败当年的“欧洲红魔”比利时那4次一个比一个精彩绝伦的助攻,被意大利媒体《米兰体育报》形容为“当他跑动时,似乎大地都自动地为他让开了道路”,辅助例证就是他效力巴萨时期的颠峰的表演以及1988/89赛季,舒斯特尔刚刚转投皇马便为乌戈·桑切斯创纪录地打进可怕的38个联赛入球所贡献那超过半数的各种助攻的卓越技巧与非凡创意让人震惊!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舒斯特尔是一位在80年代能够与济科、普拉蒂尼、马拉多纳相提并论的中场组织者。

但舒斯特尔的才华以及对足球发展的贡献远不止与此,在西班牙足球评论界,舒斯特尔却一直被定位为后腰——2008欧洲杯前夕,鉴于“4231”阵型的风靡和时髦,《马卡报》请来前西班牙最默契的一对后腰:瓦伦西亚队和西班牙国家队的阿尔贝尔达和巴拉哈,大谈有关“双后腰”的一切,三方(两位球员加上采访者马塔亚纳)的意见非常一致,认为“双后腰是个新事物,大概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期,由巴萨的舒斯特尔所开创因为他总是一个人站在后卫面前直接接球组织向前推进……” “双后腰的出现是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有舒斯特尔的功力,他在后卫线前基本上搞定一切……”多么经典的评论。

在德国,人们又认为舒斯特尔是个自由人。据统计,贝肯鲍尔退役后,德国队先后有27个人打过自由人的位置,其中就有舒斯特尔。他19岁入选国家队,上来就做了一年多主力,踢的还是被有些神话的“自由人”。就这样,舒斯特尔在德国自由人排名中居第四,也仅仅落后于赫内斯、福格茨和邦霍夫,斯蒂利克、福斯特尔都不如他。纵使是贝肯鲍尔也只是在26、7岁时才敢打的位置,舒斯特尔19岁打了一年就是历史第四,这是真正的超级天才。

舒斯特尔跟德国足协和德瓦尓的矛盾也很有意思。1980年欧洲杯,德瓦尔召入斯蒂利克和舒斯特尔,其中后者当时在科隆踢的是前腰,但因为德国国内挺斯蒂利克的声音更大,结果决赛时德瓦尓把舒斯特尔从前腰后撤到了后腰。结果,这个决定惹怒了舒斯特尔,决赛后他把德瓦尓和德国足协骂了个遍,宣布永久退出联邦德国队(当时只有20岁,代表国家队参赛21场进4球)。随后,他开始了西班牙之旅,先后效力于巴萨、皇马和马竞,在三个最不可能相互加盟的俱乐部中,舒斯特尔都做到了最好。

因此,给舒斯特尔定义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他是一位在“超级后腰的性质”中融入了“伟大前腰的素质”和“天才中卫的资质”,纵横驰骋于整条“中轴线”上的超级中场。

对于这个特性,一生阅人无数自视甚高评点犀利精到的克鲁伊夫也对舒斯特尔佩服的五体投地曾如此形容:“我怀念他,他是个真正的天才!他用脑子踢球,他能在后场传球,在中场控球,在前场进球。唯一缺憾是他现在所效力的马德里竞技队喜欢打防守反击,这就迫使他常常一次要跑整整60米,所以他现在很进球少了。他要是还在巴塞罗那队,会轻松得多。”

请注意,克鲁伊夫发表这番高论的时候,舒斯特尔已经在职业生涯暮年34岁的高龄了!

如此天才,世界上还能有第二个吗?

求两本足球小说。一本主角在小法走后撑起阿森纳中场。一本主角在皇马,和大牌关系很好,鸟叔也很照顾他。

第一本:超级中场

艾君浩,一个资质平凡、球技粗糙的17岁少年,因为出色的学习上的成就,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的留学生,却在飞往英国的途中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了掌控球场的超凡能力。凭借着这种特殊能力带给他的飘忽不定而又充满灵性的跑位和精准而又犀利的传球,他在学校的留学生足球比赛中被球探发现,并成功签约豪门阿森纳,获得温格教授的认可和重视。

从阿森纳的预备队开始,他一步一个脚印,一点点提升自己在国际国内足坛的地位和名气。同时也在阿森纳主教练温格的悉心培养下,逐步完成了从一个纯粹的进攻组织者到全能性中场到中场核心,最后成长为中场指挥家的大跨步转变。

而他的足坛之路也随着他的转变从一个名声不彰的少年,快速成长为一名叱咤风云、举世瞩目的超级中场!

第二本:梦想绿茵场

主角:朱旭(貌似会好多国的语言,系统给的!)

你曾想过你有一天可以想贝克汉姆那样使用出圆月弯刀?

你曾想过你有一天可以像罗纳尔多那样连过数人,突入禁区如入无人之境,被称为外星人吗?

当你踏入伯纳乌球场草皮的时候,你那身球衣的白,比历史上的任何球星更加耀眼!你就是队友最可靠的存在,你就是对手心中永远的痛!

一个为了不在悔恨当初!

一个为了梦想而努力不懈!

一个奇特的超级系统《足球人生》

就这两部了!~~~

世界足坛能决定比赛走向的五大球星,都有谁呢?

大家都知道,一些顶级的足球赛事是全世界球迷们的狂欢派对,可以尽情享受着这些超级巨星在赛场带来的精彩表现。最让球迷们兴奋又激动的是赛场上会出现一位球星凭借实力决定比赛胜负,让氛围变得异常紧张。不过足球历史上能够决定比赛走向的球星很少,只有5位能够做到,其中一人曾两次击败了罗纳尔多。

第一位、伊涅斯塔

伊涅斯塔的名字那是相当熟悉,作为西班牙巨星的他为球队带来了无数荣誉,也在赛场上多次上演历史极场面,让球迷们难以忘记。伊涅斯塔在2010年的世界杯上,他的每一次进球都是高能时刻,最终打败了夺冠热门荷兰队。伊涅斯塔成为球迷心中的超级英雄。

第二位、齐达内

现在的齐达内是一名王牌教练,他的执教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运动员时期的齐达内在众星云集的时代依然发光发亮,他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2002年的欧冠决赛中,齐达内的进球堪称高光时刻,引起全场的欢呼。值得一提的是齐达内曾两次打败罗纳尔多,可见他的实力是非常恐怖的。

第三位、穆勒

穆勒虽然退役较早,但是他在赛场上取得荣誉令很多球员非常向往,也是自己心中的超级偶像。穆勒每一次进球都能引起巨大的轰动,他的进球动作干净利落,有着很强的威胁性,也让对手感到无可奈何。

第四位、C罗

最近C罗成为球迷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人物,已经35岁的他依然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并且帮助尤文赢得了不少的胜利,实在是令很多球迷无比佩服。C罗的胜负欲非常强,对于比赛也是充满着渴望。现如今的C罗已经是700球先生,排名历史第六,期待他再一次给球迷们带来无限的惊喜。

第五位、马拉多纳

马拉多纳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他能够将一支二流球队变成世界强队,可见马拉多纳的存在是非常恐怖的。在1986年的世界杯上,巅峰时期的马拉多纳在赛场上大大方方地展示了什么叫做上帝之手,成为了世界足坛最具经典的画面。

德国三架马车除了马特乌斯和克林斯曼还有谁?

德国三架马车——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布雷默

不仅是德国的三架马车,也是国际米兰的三架马车,曾夺得90世界杯和89意甲联赛冠军,在与荷兰三剑客的多次交锋中都不落下风,只可惜由于内部矛盾而使得组合不能长久。

洛塔尔.马特乌斯(1961年3月21日出生)——一个令全世界球迷肃然起敬的响亮名字,

一个永载世界足球史册的传奇人物!世界足坛的“常青树”——被马拉多纳等巨星视为最强

对手的怪物。有人认为:马特乌斯比罗纳尔多更有资格被称为“外星人”,因为即便是罗

纳尔多,也未必能在39岁时像老马一样在足球场上飞奔。马特乌斯是德国足球风格的典型 代表,他踢球时出脚迅速、力量充足、狙击有力、铲抢凶狠,是德国足球力量型打法的一 个缩影。他以特有的硬朗作风被誉为“德国坦克的中场发动机”。

18岁加入门兴格拉德巴赫队的马特乌斯,在1980年欧洲杯时第一次入选德国国家队。他的 处子演出不算成功——对荷兰一役中,他不慎犯规造成点球。此后便没有机会上过场。恐 怕连这个稚嫩青涩的小后卫自己也没有想到:今后的岁月里,他能一步步走上世界足球的 颠峰!

1984年马特乌斯来到拜仁慕尼黑,逐渐成为拜仁队继鲁梅尼格离开后的新的精神领袖。起 初他是一名后腰,但是根据战术需要和场上形势,马特乌斯有时有被教练派上场打左前卫 或右前卫;有时还打盯人中卫,专门照顾对方的“危险人物”,干的是球场上的“杂活” ,可以说他又是一名足球“杂家”!

1986年的世界杯上出任托后前卫的马特乌斯,因成功盯防马拉多纳而获得了圈内人士的认 可。从1987年对以色列队的比赛开始,马特乌斯担任国家队队长长达8年之久。1988年在西 德举行的第八届欧洲杯上,虽然西德队半决赛负于鼎盛时期的荷兰队,但马特乌斯的大家风范引起了各大俱乐部的垂青。最终国际米兰抢先一步,将他和布雷默、克林斯曼组成德 国“三架马车”来对抗拥有荷兰“三剑客”的同城兄弟AC米兰。那时之前马特乌斯身上已 经有了德甲三连冠的荣誉。果然在接下来的1988—1989赛季中,队中穿10号的马特乌斯和 他众队友们在名帅克拉帕托尼的指点下,以25胜8平1负的创记录成绩夺得意甲冠军,也成 为了与马拉多纳和古利特相抗衡的超级中场。

虽然说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来。但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看家本领——马特乌斯在他的职业球 员的颠峰时期踢的是组织性中场:控球能力强,传球思路清晰,还有一脚硬朗的远射功夫 。在1990年世界杯德国首场比赛与南斯拉夫队一役中,马特乌斯长途奔袭40余米后,距球 门28米处突施冷箭,球贴着草皮呼啸着直窜网底——这也成为马特乌斯的“招牌式”入球 。紧接着又如法炮制,再入一球。后来当时欧洲两大实力派球队德国和荷兰队在八分之一 决赛中不期而遇,而恰恰这场比赛又被安排在米兰圣西罗球场。全世界球迷不约而同地视 之为“三架马车”的国际米兰和“三剑客”的AC米兰队的同城大战。最终马特乌斯率领队 友以2:1战胜荷兰队。在与阿根廷的决赛中,又是他的最后一传造成卡尔德龙对沃勒尔犯 规,使西德队以布雷默的点球击败对手而高捧大力神杯。此时马特乌斯已登上了他职业生 涯的颠峰!当年被评为世界杯最佳球员,入选世界最佳阵容,并获得该年度的德国、欧洲 足球先生。

同年底在接下来的1990—1991赛季中,马特乌斯在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的意甲比赛中, 表现上佳。在与桑普多利亚、AC米兰的冠军之争中仍然保持强劲的势头。只因倒数

第五轮 主场对桑普多利亚的比赛中,开场不久罚失一个点球而最终以0:2负于对手,获联赛亚军 。但在当年的欧洲联盟杯比赛中,国际米兰一路过关斩将,直指冠军,这也表明了马特乌 斯和球队的强大实力。

1991年是世界足坛的复苏年。没有国际大赛的国际足联在举行首届世界足球先生评比时,

以1990年世界杯和当年各国联赛为主要参考依据。当时马赛队前锋帕潘因夺得冠军杯亚军 和最佳射手也风头正劲。但多数国家教练认为帕潘只是个射手而已,而马特乌斯这一帅才 作为球队的灵魂和核心人物,场上作用无人替代——马特乌斯理应是“王者之尊”,最终 马特乌斯以其杰出的成就、精湛的球技、不屈的战斗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当选为“国际足联 首届世界足球先生”。

马特乌斯于1992年从意大利回到拜仁慕尼黑队,改打自由人位置。自由人战术一直是德国 国家队和拜仁慕尼黑队战术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能够打这个位置的人必须攻守兼备,在 场上掌握球队的攻防节奏,同时还要具备领袖风范。马特乌斯以他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大 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占据着国家队和拜仁队这一重要位置。在场上,他不仅是个队长,而 且有半个教练的作用。

看时光飞逝,同时代的球星们:有的坐上了教练席;有的已成了“历史画廊”的名人。而

这台“老发动机”还在一如既往地为拜仁轰鸣。拜仁的队医宣称:“他的心脏、肌肉还都

像是年轻人,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有了德甲又一个三连冠后,在1999年5月26日马特乌斯和队友们却痛失即将到手的欧洲冠军 杯。而三天以后的足协杯决赛,与不莱梅打成2:2平。本应获得一丝安慰的马特乌斯又是 最后一个出场主罚点球,结果被扑出——拜仁又获得了亚军,我们永远难忘领奖时老马那 强忍泪水、坚毅深邃的眼神……

2000年5月26日:一个让真正球迷翘首期盼、永远铭记的日子。一代巨星、廿载风流的马特 乌斯,在他的家乡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代表德国队迎战世界明星联队。这是马特乌 斯告别德国联赛的一次足球盛会。此时我们深深感触马特乌斯是世界足坛的“巨无霸”、 德国足球二十年来的历史见证人!

虽然在2000年欧洲杯上他把自己为国家队出场次数记录提高到150场,但是德国队的失意使得无人为他这一记录喝彩。

直到2000年12月20日,39岁的马特乌斯在德国足球电视台新闻中心宣布:他的运动员生涯 正式结束——我们再也无法遏抑自己的情绪:感叹这棵绿茵常青树的离去!球迷的欢呼与 眼泪是最好的送别——洛塔尔,再见了!

马特乌斯是足坛的一个奇迹——与其说是生理上的青春,倒不如说是心理上青春。马特乌 斯现象体现了他对专业的一种爱好;对职业的一种追求;对事业的一种奉献。有人将马特 乌斯与“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作了一番比较后发现,他们之间有惊人的相似:同为世界冠 军队长;马特乌斯比恩师兼朋友的贝肯鲍尔小16岁,而贝肯鲍尔捧杯早于马特乌斯16年; 同为自由人;同样有相似的离婚经历;同样有赴美国踢球的经历……可以说马特乌斯是继 贝肯鲍尔后德国又一代“足球皇帝”,他像一台高功率的发动机,带领着日尔曼战车前行 ,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他像一块钢铁丰碑,永远屹立在日尔曼战车之颠!

★☆★☆★☆★☆★浪漫骑士——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印象中归去总应该是黯然神伤、缠绵悱恻的。即使不至于垂泪千行,也不得不“挥手自兹

去,萧萧斑马鸣”。但是诗人徐志摩寥寥数笔,却能把归去描写得如此挥洒自如、波澜不

惊。始料不及的暗自惊异之余,倒不由使我想起在事过境迁的那时——德国著名球星尤尔 根.克林斯曼的挂靴归去。

1964年7月30日,克林斯曼出生于西德的格尔平根。他在德国斯图加特队一举成名天下:为 球队夺得联赛冠军和欧洲联盟杯亚军,他本人也成为联赛最佳射手。1987年他入选了国家 队,为伟大的日尔曼战车冲击。随后便快马加鞭地于1989年来到了意大利老牌劲旅国际米 兰队。少年意气、挥斥方遒,年轻的克林斯曼在米兰城绚丽多彩的火树银花的照耀下,愈 发气势如虹。在意大利甲级联赛场上“风尘怀吾剑,天地一怔鞍”,为国际米兰夺得久违 的意甲冠军立下赫赫战功!

对于一名出类拔萃的球星而言,能在一支战绩优异的球队效力,能得以酣畅淋漓地尽情发 挥,从而体现其自身价值——这应当是快慰平生之事。在我看来,克林斯曼在国际米兰队 中体现了个人价值之所在:国际米兰成全了他,使“金色轰炸机”声誉顿起;同时他也成 全了国际米兰如饥似渴的夺冠美梦。在这样的关系下克林斯曼和国际米兰可以扶摇直上, 完全可以“舞破中原始下来”。但一切都在不经意中改变了;一切美丽的梦想都随着克林 斯曼的远去而化成了泡影。也许他浪漫的气质注定了他浪漫的旅程;也许他把生命慷慨地 投向了一种精神追求;也许他在告别他旧日的容光不管别人的各执一辞、莫衷一是。这些 都阻挡不了克林斯曼天马行空的步伐——他走了!在国际米兰兵强马壮、“满座衣冠似雪 时”;在他自己豪情万丈、“壮士悲歌未彻时”!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他 伟岸的身影背后,悠悠传来了米兰城深沉的叹息……

克林斯曼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在欧洲各大赛场上风雨兼程:他刚掠过摩纳哥地中 海畔柔软的沙滩;又稳入了伦敦托特纳姆热刺轻纱般的薄雾中;他步出慕尼黑的街闾巷陌 ;又登上了那桑普多利亚的舞榭歌台……他剑气冲天、马踏连营,他以一名冷酷杀手的形 象屹立在绿茵场上。但在我眼里他更像一名浪漫骑士,“一骑绝尘去,一马当先回”—— 他以独特的漫游方式,演绎了富有传奇色彩的职业足球生涯。更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来 他为德国国家队带来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无尽光荣,获得了梦寐的世界杯和欧洲杯!

克林斯曼是足球和语言的天才——他的脚背外侧射门隐蔽难寻,而且力拔千钧、角度刁, 堪称一绝;鱼跃冲顶和倒挂金钩动作优美,成为众多前锋模仿的对象!他还能清晰地说德 、意、法、英四国语言,让人拱手佩服!

来易来,去难去!绿茵英雄们总是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搓断对绿茵场的眷恋和怀念,所以才 有马拉多纳的进进出出、反反复复;所以才有维尔乔沃德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所以才会有卡努的劫后余生、复出江湖。克林斯曼真的走了,真正离开了他心爱的绿茵场了。他 说得从容,做得更从容!克林斯曼的离去不是逃避,我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猛士,敢于 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人世间的沉浮起落。他的归去有把浮名看透的沉稳,有身后 是非谁管得的超脱,有大江动去浪淘尽的豪迈!如此的荣辱不惊,如此的意气风发,他的 归去恰恰又是重新入世的宣扬,生命总在来和去间组成它不朽的篇章……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话在我耳边回荡着——去的时候,挥一挥衣袖,坦坦

荡荡、从从容容,没有风雨交加,也没有万里晴空,平平淡淡、安安静静,不带走一片云 彩……

★☆★☆★☆★☆★☆忠诚卫士——钢铁坦克布雷默★☆★☆★☆★☆★☆

在读懂这位昔日的忠诚卫士与如今响铛铛的铁腕少帅之前,让我们倾听他的自白:

“我曾效力的球队:1965-1980巴姆贝克-乌伦沃斯特(德国,业余性质)、1980-1981萨尔 布吕肯(德国)、1981-1986,1993-1998凯泽斯劳滕、1986-1988拜仁慕尼黑、1988-1992 国际米兰、1992-1993皇家萨拉格萨。

我踢球的位置——开始是中场,后来是自由人,多亏菲尔德坎普帮我找到自己最理想的位 置——后卫;

我的球衣号码——我使用过不同的号码,有4号、3号和8号,最后总是穿6号球衣,实际上 我并没有看中过某个号码,6号成为我的标志符号完全是偶然的;

我的教练——我有许多好的教练,贝肯鲍尔、卡里.菲尔德坎普、乌多.拉坦克、特拉帕

托尼、里贝克、雷哈格尔,直到今天,我还与他们所有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对我最有价值的教练——他是卡里.菲尔德坎普,他教我在两个人的对抗中如何正确地处

理,在我踢中场和自由人之后,他让我第一次学会如何实施最佳防守;

我最粗野的一次犯规——那是在意大利世界杯上,我们与英格兰队进行半决赛,我不幸无

意中狠狠的碰了保罗加斯科因的腿,我真的很抱歉,但加斯科因在被伤害后很快站了起来 ,继续比赛,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我的红牌——只有一次,是在1996年德国足联杯决赛上,也是凯泽斯劳滕降级后的一个星 期。在柏林同卡尔斯鲁厄的比赛中,我因两次犯规,过早被罚下场;

我的退役——我对此没有什么遗憾,因为我总是要在某个时间退出的,我已经准备好这一 刻的到来,我是幸运的,那么长的时间作为职业足球运动员踢球,并取得了成绩。 记得自己刚看德甲不久,发现与豪门拜仁争夺天下的群雄又多一支红衣军团凯泽斯劳滕, 而这支队伍的灵魂就是这位德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钢铁卫士布雷默,在我的记忆中,他像 一位绅士,他不惜一切为凯泽斯劳滕的辉煌而欢呼,不管是否在场上飞奔,还是静静地在 场边观战,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布雷默对凯泽斯劳滕的无比忠诚,当雷哈格尔带领凯泽斯劳 滕奇迹般地以升班马的角色勇夺德甲桂冠的那一刻,他首先想到的是与布雷默共同分享这 份喜悦与收获!布雷默布雷默一共代表凯泽斯劳滕出场242次,进球43个,是凯泽斯劳滕永 远的追随!

意大利之夏是群星闪耀的舞台!布雷默更是出类拔萃!回想德荷大战中三架马车与三剑客 的精彩对决吧!那是欧洲两支最出色的强队的疯狂比赛。 尽管这是1990年世界杯中最精彩 的一场比赛,但美中不足的是开场20分钟后,两军竟大打出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里 杰卡尔德由于把沃勒尔绊了个底朝天而被警告;沃勒尔因谩骂里杰卡尔德,并向他吐唾沫 而被出示黄牌;紧接着,沃勒尔与范.布鲁凯利恩发生争执,继而又与里杰卡尔德争吵, 双双被罚出场外。被罚出场后的里杰卡尔德又向沃勒尔吐唾沫,这一系列不光彩的插曲, 无疑使这场精彩的比赛大为失色……

联邦德国队的巴克沃德横传至荷队禁区,克林斯曼劲射破门,立下头功。接着后卫出身的 布雷默妙得门柱反弹球大力抽射,球旋转入网,联邦德国队领先两分。临近尾声,荷兰队巴斯腾在联邦德国队门前演戏般地翻了“筋斗”,由科曼主罚命中。尽管如此,对于要想 夺冠的荷兰队来说,“筋斗”翻得太少了,而且“黄瓜菜已经凉了”。

争夺决赛权的比赛更是场马拉松失的拉锯,这是两个老冤家之间的一场高水平碰撞!夺标 热门的联邦德国队和顽强、骁勇但球技并不十分过硬的英格兰队相对抗。上半场,英格兰 队占居上风。下半场布雷默又力战功,他主罚任意球,球击中英格兰球员帕克改变方向球 呈弧线飞过不知所措的守门员希尔顿头顶,直入网窝,联邦德国领先一分。英格兰队继续 拼搏,莱因克尔铲射入网,将比分扳平。加时赛中,英格兰队的韦德勒和巴克沃德接连击 中联邦德国队的门楣,球运的确不佳。直到加时赛结束,双方均无建树。世界杯 历史上第 一次出现了两场半决赛需以互罚点球以决胜负的场面。联邦德国队的伊尔格纳扑出了由罚 点球专家皮尔斯主罚的第四个点球,而联邦德国队的托恩主罚命中,最后英格兰的韦德勒 主罚点球,遗憾的是球飞过大门横梁。英格兰队未能进入决赛。联邦德国队第6次迈入了世 界杯决赛。

我想谁也忘不了意大利之夏的点球结局,布雷默他拥有的只有无比的成熟与冷静,动作还 是那么轻松自如,像教科书里写的一样!他踢出去了那一脚,布雷默回忆说那是他一生中 最重要的进球,他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刻。是的,他成功了,就是已经扑出六粒点球的神 奇门将戈耶切亚也只能望球心叹了,布雷默飘逸的金发,轻盈的身姿,他开始庆祝了,再 也无法掩饰自己的狂喜!马拉多纳的眼泪也就算不了什么了!就在队长马特乌斯亲吻奖杯 的那一瞬间,人们心中只有英雄布雷默,是他的临危不惧直接实现了日尔曼第三次捧起大 力神杯,也开创了德国足球的辉煌岁月!

从此德国的“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威猛大炮”马特乌斯和“钢铁坦克”布雷默更加

闻名于世,一度共同闯荡欧罗巴!三人的配合虽然没有炉火纯青的境界,但也达到心灵相 通不可分割的地步。布雷默在后方就像铁甲一般坚硬,他抢断成功迅速发动进攻;而中场“自由人”马特乌斯跑位接球,输送炮弹无人能及;前方的老鹰克林斯曼在敌方前沿不停 地游弋,所到之处都令对方惊魂不定,三人连在一起就是整支队的脊梁。布雷默就是那脊 梁的“髓”!

创下为德国国家队参加86场国际比赛,打入8球的辉煌战绩后,布雷默功成名就!退役后的 布雷默凭借他在德国国家队和凯泽斯劳滕队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以及他对球队的忠诚征服了 俱乐部和球迷,使他在刚刚拿到教练证书仅仅1个月、以前从未有任何执教经历的情况下于 2000年10月9日正式出任凯泽斯劳滕的主帅。

新赛季开赛前,凯队的内乱依旧没有平息,布雷默甚至被德国媒体公认是德甲本赛季很可 能第一位下课走人的主教练。在这个关键时刻,布雷默终于被迫展示出自己性格中、以及 过去在绿茵场上最强悍的一面:铁腕治军。

布雷默首先拿法国著名球星德约卡夫“开涮”。这位帮助法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的老将在

7月初曾因归队不及时而被布雷默课以1万英镑的罚金,这也是凯泽斯劳滕队历史上罚款最 多的一次处罚。通过处罚德约卡夫及另外一位名叫多明格斯的葡萄牙球员,布雷默在队内 赢得了绝对的权威,使所有球员——无论名气大小——都在心理上树立了一切利益以球队 为重的信念。

除了球员的心理问题,布雷默在战术安排上也走向成熟。其临场应变能力已受到了德国足 球权威杂志《踢球者》的首肯和褒奖:“布雷默在比赛中能随时根据场上局势的改变,灵 活调整球队的战术安排。凯泽斯劳滕队在352和532两种阵形之间的机变切换是该队

赛季 初始阶段表现不俗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布雷默一心率领凯泽斯劳滕,他充满雄心壮志,决心在新赛季带队获得令人瞩目的成 绩!从来没有人觉得平时布雷默有狂妄与任性,只有胜利才能看见他的激情飞荡!别人看 来他只有像钢铁一般的冷静、理性、沉稳!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布雷默都让自己做得最 好,虽然人生路漫漫,我们还是对他充满无限希望!祝福这位钢铁斗士一路走好! 德国三架马车是德国足球和世界足球的奇迹。坚毅,刚强,韧性,飘逸……那些多姿多彩 的风格迷倒了整个一代为足球狂热的人们。他们的英姿将永远在绿茵场上飞舞,在那些球 迷心中,三架马车永远是不可替代、刻骨铭心的最亮丽的风景!

贝隆是否是曼联20年来曾经拥有过的最强中场组织者

众多曼联球迷翘首以盼,等待着一名意甲的超级中场加盟。

他刚来时光芒万丈,球迷赞叹果然了得。

你以为说的是身价过亿的法国球星保罗·博格巴?但不是,是十五年前膝盖总是缠着绷带的阿根廷中场贝隆。一个值得博格巴借鉴的曼联前辈。

胡安·塞巴斯蒂安·贝隆,跟令人充满遐想的开局不同,他在曼联的生涯被广泛认为是失败,甚至有人将他列为英超历史上最失败的转会之一。

“他他妈的是一个伟大球员。”弗爵爷显然完全不认同这一说法。2002年,他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质疑贝隆在曼联表现差的记者这样怒斥,随后他更进一步,“你们呢,都是傻X。”记者会就此结束。

外界的看法则完全相反,几乎所有媒体的英超最差引援,贝隆都会名列其中,跟舍甫琴科、布罗林、贝贝、克莱博森和杰姆巴并列。

其中,舍瓦和布罗林属于已经度过巅峰的过气球星,贝贝和杰姆巴则属于没打出来的年轻球员。贝隆则不同,他当时仍处于巅峰状态。但他在老特拉福德的两年,发生了什么?

贝隆绰号小巫师,曼联在2000年4月就开始筹划引进他的工作。起源在于一场欧冠著名的失利,曼联在老特拉福德被博斯克带领的皇马技术性击倒,银河战舰灵活运用了麦克马纳曼和伊万·埃尔格拉的跑位,以433阵型解放雷东多,打爆了曼联防线上的漏洞。雷东多领衔的中场线,完胜罗伊·基恩加斯科尔斯,阿根廷后腰留下一个脚后跟磕球过海宁·博格的经典。而弗爵爷,则因此生起战术变革之心。

整个90年代,弗爵爷都是442的信徒,这次输球后他打算转换体系。这个阵型确保曼联拿到了联赛冠军,但在欧陆已经落伍,弗爵希望红魔成为欧战中更有统治力的队伍。

弗爵的眼光盯上了一个人,贝隆,意甲拉齐奥的核心。一年前,他从帕尔马以1800万镑身价加盟蓝鹰,处子秀正是欧洲超级杯对曼联,在摩纳哥,拉齐奥轻松击败此前的三冠王曼联。不仅如此,贝隆的意甲处子秀对卡利亚里也取得进球,前六场比赛打入五球。

这个赛季,拉齐奥谱写了意甲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逆转之一,联赛最后一轮反超尤文图斯夺冠。在滂沱大雨中,尤文作客落后佩鲁贾,比赛因天气因素中止;与此同时,拉齐奥3-0大胜雷吉纳,贝隆打入第二个入球。蓝鹰不得不在比赛结束后焦急等待10分钟,最终佩鲁贾守住胜局,拉齐奥拿到冠军。

贝隆,被认为是夺冠的关键。因为此前一个赛季,拉齐奥以一分劣势把冠军输给AC米兰。他们本来占据优势,但赛季倒数第二轮作客不敌佛罗伦萨,就此崩溃。

21世纪初,欧陆足坛流行天才中场核心球员,贝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坐镇后场组织,而且适时插上进攻,填补了蓝鹰1998/99赛季争冠失败时的空白。贝隆在联赛打入8球,个人生涯最佳。意大利杯,贝隆也发挥出色,拿下双冠。

不过,巅峰上的拉齐奥迅速分崩离析,克拉尼蒂奥时代宣告结束。主帅埃里克森在2000/01赛季中离开,执教英格兰队;贝隆和数名球员陷入假护照风波。虽然贝隆被证明清白,然而,禁赛的威胁影响了他的表现,贝隆只打了22场意甲,拉齐奥卫冕失败。

与之相反,曼联在英超巩固了霸主地位,提前五轮实现三连冠。然而,在欧冠,红魔又被对手完胜,拜仁击败红魔复仇1999年诺坎普决战成功,甚至在梦剧场也赢下胜利,四分之一决赛双杀弗爵的队伍,并最终夺冠。拜仁中场再次压制了红魔442阵型中的中场四人组:吉格斯、基恩、斯科尔斯和贝克汉姆。

当时的爵爷,已经决定2001/02赛季后退休,他希望多拿一次欧冠。特别是下赛季欧冠决赛已经预定在格拉斯哥举办,那是弗爵爷的家乡。为了这个目标,爵爷签下了范尼,加上贝隆,红魔看起来似乎无敌。

贝隆起初并不热衷于转会英格兰,但加盟红魔后,他的起步非常亮眼,就像在拉齐奥。贝隆前8场比赛进了4球,其中第二战作客布莱克本更是光芒万丈,面对眼前的蓝白色海洋,贝隆妙到毫巅的传球助攻吉格斯破门。这是经典的贝隆式传球。

他的好状态持续到九月,赢得月度英超最佳球员。多年后,巴特回忆当时的情形说:“贝隆如此不可思议,我甚至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再为曼联出场。”

但形势突变,曼联主场1-2爆冷不敌博尔顿,贝隆打入了一个精彩任意球,然而此后红魔7场比赛只拿下一场,包括一次三连败。

刚应对新阵的弗爵爷不断在传统442和新的451之间切换,贝隆无法确定自己下一场比赛会踢什么位置,2800万镑先生的状态因此也逐渐下滑。

不仅如此,贝隆也面对英格兰足球与意大利足球训练文化差异的问题。几年前他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从一个赛季前训练强度很高的国家,来到一个足球比赛风格跟训练一样的国家。12月后,我感觉自己的体能储备不足,开始受伤。”在2001/02赛季下半程,贝隆经历了跟腱伤病。

不过,在欧战中,贝隆的级数保持稳定。因为欧陆比赛的节奏较慢,适合贝隆发挥。曼联轻松突破两个小组阶段,在八强战遭遇拉科鲁尼亚,小巫师让红魔击败对手,在半决赛遭遇勒沃库森。

面对卢西奥、泽罗伯托和巴拉克等对手,曼联主场2-2、客场1-1,因为客场进球数少而无缘决赛。格拉斯哥汉普顿公园球场近在眼前,与决赛失之交臂的弗爵爷,收回了退休决定,并且做出了前面怒骂记者维护贝隆的举动。

回到英格兰国内,曼联球员成为众矢之的,承受巨大压力。在主场与米堡的比赛中,贝隆一次漫不经心的控球被意大利球星卡尔博内断球,随后助攻其前拉齐奥队友博克西奇,曼联落败。赛后更衣室里,愤怒的队长基恩无情大骂贝隆。这赛季曼联只排名英超第三,创造11年最差战绩。

不过,2002/03赛季,在大部分英超新援会出现“二年级综合征”的年份,贝隆的表现有了巨大提高。

他在欧战继续保持良好发挥,第一阶段欧冠小组赛攻入4个进球,通过在意甲赖以成名的传球控制着比赛。在英超,当基恩受伤时,贝隆的发挥有很大改观,打出了在拉齐奥和帕尔马时代组织者的风采。特别是2-0击败卫冕冠军阿森纳的比赛里,巴特、基恩和贝克汉姆尽数缺阵,贝隆带着菲尔·内维尔首发,控制了枪手。其后,脚背神传助攻小贝吊射攻破伯明翰球门。

然而,3月初对利兹联的受伤,让贝隆险些因伤赛季报销。欧冠四分之一决赛次回合对皇马,贝隆过早复出,自然没能有所表现。联赛最后一战对查尔顿,他替补出场,那竟是他为红魔所踢的最后一场比赛。

这个赛季,曼联在一度落后阿森纳8分的情况下实现逆转,而这个过程中,贝隆大部分时间因伤休战。人们觉得,没有贝隆,红魔可以恢复熟悉的442,因此才能完成夺冠。442在欧陆不管用,但对付英超绰绰有余。不过,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否决贝隆的贡献。

曼联实际上从圣诞节后开始进入强势,节礼日后保持联赛不败战绩,18场比赛里贝隆首发了7场。他至少并没有拖后脚。

贝隆在曼联的生涯,是彻底失败的吗?

他的第一个赛季并不成功,因为过去一直使用442的弗爵需要学习如何融合新球员和原本的92班体系。小贝、吉格斯、基恩和斯科尔斯,过去十多年一直习惯四人中场。特别是斯科尔斯,有了贝隆,他需要位置前移担任前腰,而“生姜头”一直都说自己讨厌做10号。曼联四大中场是亲密战友,而贝隆,则像外人,他们需要慢慢适应。

多年之后,贝隆接受曼联杂志采访时这么总结:“有时候我跟斯科尔斯和基恩搭档,有时候则是442搭配前锋线的约克与科尔。体系多种多样,但我应该留在曼联而不是离开。”

在拉齐奥,贝隆身后有阿根廷同胞迭戈·西蒙尼或者阿尔梅达保护,防线上有内斯塔坐镇,小巫师可以自由发挥,不怕失误。而2001/02赛季的曼联后防则恰逢过渡期,斯塔姆逆向去了拉齐奥,36岁的法国老将布兰克有名也有实力,可惜已经处于职业生涯末期。

第二个赛季,红魔补充了中卫里奥·费迪南德,并且更进一步理解了复杂的451阵型运作,中场已经更加紧密。融入曼联中场的贝隆,解放了斯科尔斯,后者跟范尼一共为球队打入64球。

事实上,贝隆不是水货,他只是在梦剧场生不逢时。有基恩的存在,贝隆无法随心所欲控制曼联中场,因此当基恩缺阵他发挥更好,不是偶然现象。基恩本人事后也承认:“我对塞巴非常严厉,我错了。他来的时候,我期待奇迹降临,当我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所以我总是盯着他。”

贝隆在曼联没能发挥预期中的作用,弗爵爷也要承担一定责任。老爵爷的人员管理与临场调度水平一流,但技战术并非最强,直到他得到奎罗斯之后,才能把欧陆战术应用自如,激活了C罗。但在贝隆时代,没有奎罗斯,甚至当年的曼联是否需要贝隆都存在争议。如果要发挥贝隆的最强作用,他需要成为中枢,像埃里克森的拉齐奥或者比尔萨的阿根廷国家队,而在红魔阵中弗爵并未赋予他这个地位,只是把阿根廷国脚当做其中一块拼图。

让发动机充当齿轮,失败,并不只是马达的错。

贝隆在曼联不算特别成功,但说他彻底失败甚至是灾难,同样是错误的结论。毕竟,战术、性格、文化、伤病、以及俱乐部最高转会费压力,都不利于他。

博格巴在意甲的四年大获成功,曾居于曼彻斯特近三年,他也不存在文化差距不适应的问题,但要想在红魔证明自己,不仅是能力问题,更要看主帅、队友协调,甚至还有运气成分。

不过对他而言有一点可以肯定,加盟曼联不会是错误。除了世界第一身价和高薪,红魔能带给他的还有更多。

譬如贝隆就表示,虽然自己在曼联的竞技意义上没能成功,但曼彻斯特人对他很好。“对我们而言,这是个体验不同文化的额机会。我们在意大利住得愉快,但曼彻斯特的人帮助我们适应。那里最好的就是人们,在俱乐部、在街头。我们当时住在霍尔,非常安宁,附近有一片小森林,我们喜欢它。罗伊·基恩,一个标准很高的队伍的队长,顶级球员,他也住附近。更衣室不少人会说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西尔维斯特能说意大利语,布兰克也会;福琼说西班牙语,弗兰后来来了,他也是西班牙语系。先生(弗爵爷)也试着说西语!卡林顿里的人总是时不时跟我说几句西班牙文。”

没错,贝隆告诉博格巴的一个道理就是:无论过程多艰辛,别轻易离开曼联。

世界杯上的新星

荷兰小将埃利亚,看了他在场上的突破和传球,可以看出他的技术非常突出,解说也对他赞叹不已

最新新闻更多
顶部